
牙周病是影響口腔健康的重要疾病,若未及時治療,可能導致牙齦萎縮、牙齒動搖甚至掉落。
然而,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能有效延緩牙周病惡化,幫助維持牙齦與牙周組織的健康。
許多患者常有疑問:「牙周病刷牙方式應該怎麼做?」、「牙周病牙刷應該選哪一種?」、「牙周病專用牙膏需要哪些有效成分?」
此外,市面上眾多預防牙周病漱口水、牙線與牙間刷,究竟該如何挑選並正確使用,才能真正達到清潔效果?
本篇文章將詳細解析正確的牙周病刷牙方式,並介紹五大關鍵清潔工具。
包括牙周病牙刷、牙周病專用牙膏、漱口水、牙線與牙間刷,讓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有效清潔牙周,降低發炎與細菌感染的風險,進而改善牙齦健康,延長牙齒壽命!
文章目錄
Toggle牙周病刷牙方式教學

牙周病患者的口腔環境較為脆弱,若刷牙方式不當,可能無法徹底清潔牙菌斑,甚至加重牙齦發炎與牙齦萎縮的情況。
因此,掌握正確的刷牙技巧,能夠有效減少細菌滋生,維持牙周健康,延緩病情惡化。
牙周病刷牙的關鍵步驟
選擇適合的牙刷
牙周病患者應選擇刷毛柔軟、刷頭較小的牙周病牙刷,才能深入齒縫與牙齦溝,有效清潔又不刺激牙齦。
使用正確的刷牙方式
推薦使用 貝氏刷牙法(Bass technique),這是一種高效的刷牙方式,能深入清潔牙齦溝,去除牙菌斑。
搭配適量牙膏
建議選擇含抗菌與抗發炎成分的牙周病專用牙膏,並使用約黃豆大小的量即可,避免過多泡沫影響清潔效果。
控制刷牙力道與角度
將牙刷與牙齦呈 45度角,輕柔來回震動刷毛,清潔牙齒與牙齦交界處,避免過度用力造成牙齦受傷或萎縮。
確保刷牙時間充足
建議每次刷牙至少 3-5分鐘,確保所有牙面都被清潔到,特別是後牙與牙縫等容易藏汙納垢的部位。
補充牙線與牙間刷的清潔
刷牙無法完全清除齒縫間的牙菌斑,因此每天搭配牙周病牙線或牙間刷,能提升清潔效果,減少細菌堆積。
貝氏刷牙法的詳細步驟
貝氏刷牙法是牙周病患者最推薦的刷牙方式,能深入清潔牙齦溝,減少發炎風險。
以下是具體操作步驟:
- 將牙刷刷毛朝向牙齦,與牙齦呈 45 度角,確保刷毛能夠進入牙齦溝。
- 使用輕柔且短距離的轉圈方式,讓刷毛清除牙菌斑,而非大力來回刷動,以避免損傷牙齦。
- 每次清潔1-2顆牙齒,慢慢移動到下一組牙齒,確保每顆牙齒都能好好的被清潔乾淨。
- 特別注意後牙與咬合面,後牙區域最容易藏菌,刷牙時需多花時間清潔,並注意舌側與咬合面。
- 確保內外側牙齒都刷乾淨,內側與舌側的牙齦溝同樣需要仔細清潔,避免局部發炎惡化。
透過正確的刷牙方式,牙周病患者能夠有效減少牙菌斑與牙結石的累積,降低牙周病的惡化風險,維持牙齒與牙齦的健康。
想要了解更多牙周病刷牙方式嗎?歡迎找台北林士峻牙醫
免費預約專線:0800-365-807
線上預約:填寫表單。
牙周病牙刷要挑哪一種?

選擇適合的牙刷對於牙周病患者來說十分重要。
由於牙周病患者的牙齦容易發炎、萎縮,甚至有牙周囊袋的問題,因此牙刷的刷毛、刷頭大小與設計都會影響清潔效果與牙齦的健康。
挑選正確的牙周病牙刷,不僅能有效清潔牙菌斑,還能減少對牙齦的刺激,避免牙周狀況惡化。
挑選牙周病牙刷的關鍵要素
刷毛柔軟細緻,避免刺激牙齦
- 牙周病患者應選擇「超軟毛或細軟毛」牙刷,避免使用中硬毛或硬毛牙刷,以免對已經發炎的牙齦造成額外傷害。
- 細緻的刷毛能深入牙齦溝與牙周囊袋,有效清除牙菌斑,降低牙周炎症發作的機率。
刷頭大小適中,能靈活清潔
- 建議選擇「小刷頭設計」,方便清潔後牙與難以觸及的牙縫區域。
- 太大的刷頭可能會導致後牙區域難以清潔乾淨,影響整體口腔健康。
刷柄符合人體工學,易於操作
- 選擇符合手握舒適度的刷柄設計,避免刷牙時過度施力,影響清潔效果。
- 有防滑設計的牙刷能提升刷牙穩定性,幫助患者更輕鬆地進行口腔清潔。
- 選擇刷毛處刷柄較薄的牙刷,更能有效清潔後牙區。
牙間刷
- 若牙齦已經出現萎縮,則建議使用「牙間刷」來加強特定區域的清潔,如牙周囊袋與齒頸部位。
牙周病牙刷的正確使用方式
即使選擇了適合的牙刷,正確的刷牙方式仍然是關鍵。
建議患者搭配前一個章節提及之 貝氏刷牙法,每天至少刷牙兩次,並搭配牙線或牙間刷,以達到最佳的口腔清潔效果。
此外,牙刷應 每1個月更換一次,或當刷毛出現捲曲、變形時立即更換,以維持良好的清潔力與牙齦保護效果。
選擇正確的牙刷,並搭配正確的刷牙習慣,可以大幅降低牙周病惡化的風險,幫助患者維持健康的牙齦與牙齒。
想要了解更多牙周病牙刷的選擇嗎?歡迎找台北林士峻牙醫
免費預約專線:0800-365-807
線上預約:填寫表單。
牙周病專用牙膏要含有哪些成分才有效?

牙周病的治療與預防,除了選擇適合的牙刷,搭配正確的刷牙方式外,牙膏的選擇也非常重要。
許多市售牙膏主打美白、抗敏感等功效,但對於牙周病患者來說,最重要的是「抗菌、消炎、減少牙菌斑」的成分,才能真正幫助控制牙周問題,減少牙齦發炎與牙齒鬆動的風險。
牙周病專用牙膏必須具備的有效成分
抗菌成分:抑制牙菌斑滋生
- 氯己定(Chlorhexidine, CHX):常見於牙醫處方漱口水中,具有強效抗菌能力,可減少牙菌斑堆積,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牙齒染色,因此建議間歇性使用。
- 聚六亞甲基雙胍(Polyhexamethylene biguanide, PHMB):溫和抗菌,能有效降低牙周細菌數量,並減少發炎機率。
- CPC(Cetylpyridinium Chloride):可抑制細菌生長,減少牙菌斑形成,並具有口氣清新效果。
抗發炎成分:降低牙齦腫脹與不適
- 維生素E(Vitamin E):具有抗氧化與修復功效,有助於牙齦修復與減少發炎反應。
- 甘草萃取物(Glycyrrhizin):來自甘草根的天然消炎成分,能緩解牙齦紅腫不適。
- 蘆薈(Aloe Vera):具備舒緩與修復功能,能減少牙齦炎症並促進傷口癒合。
降低牙菌斑附著與減少牙結石的成分
- 焦磷酸鹽(Pyrophosphate):能減少牙菌斑轉化為牙結石,降低牙周病惡化風險。
- 六偏磷酸鈉(Sodium Hexametaphosphate):可抑制牙菌斑的鈣化,減少牙結石堆積,保持牙齦健康。
促進牙齦健康的輔助成分
- 木醣醇(Xylitol):能抑制口腔內細菌生長,減少牙菌斑生成,並具有減少蛀牙的效果。
- 氟化物(Fluoride):有助於強化琺瑯質,減少蛀牙風險,但不適合嚴重牙周病導致牙根外露的患者。
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牙周病牙膏?

牙膏類型 | 適合的情況 | 主要成分 |
抗菌牙膏 | 牙菌斑較多、牙周炎初期 | 氯己定(CHX)、CPC、PHMB |
抗發炎舒緩牙膏 | 牙齦紅腫、發炎不適 | 維生素E、甘草萃取、蘆薈 |
抗牙結石牙膏 | 易有牙結石堆積、口腔清潔不佳者 | 焦磷酸鹽、六偏磷酸鈉 |
低氟化物牙膏 | 牙根外露、有牙本質敏感 | 低濃度氟化物、木醣醇 |
正確使用牙周病專用牙膏的方法
- 使用黃豆大小的牙膏量,過多的牙膏可能影響刷牙效果,過少則影響清潔力。
- 搭配正確刷牙方式(如巴氏刷牙法),確保牙膏的有效成分能發揮作用,深入牙齦溝與齒縫清潔。
- 避免馬上漱口,刷牙後可等候30秒再漱口,以延長牙膏成分在口腔內的作用時間。
- 依牙周狀況選擇適合的牙膏,可與牙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成分搭配,避免刺激牙齦或影響口腔健康。
選擇含有適合成分的牙周病專用牙膏,搭配正確的清潔方式,可以有效控制牙周病的進展,減少牙齦萎縮與牙齒鬆動的風險,幫助患者維持更健康的牙周環境。
想要了解更多牙周病牙膏的成分及選擇嗎?歡迎找台北林士峻牙醫
免費預約專線:0800-365-807
線上預約:填寫表單。
市面上預防牙周病漱口水真的有用?
牙周病是由牙菌斑堆積導致牙齦發炎,進而影響牙周組織健康的疾病。
許多患者希望透過使用預防牙周病漱口水來輔助清潔,減少牙菌斑,降低牙周病的風險。
然而,漱口水真的有效嗎?是否能取代刷牙與牙線清潔?本段將帶你深入了解漱口水的功效與選擇重點。
牙周病漱口水的作用與限制
漱口水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口腔內的細菌數量,特別是針對難以刷到的牙縫與牙齦溝。
然而,漱口水無法取代機械性清潔(如刷牙、牙線與牙間刷),因此,將漱口水視為輔助工具,而非主要清潔方式,才能達到最佳的口腔健康效果。
使用漱口水的主要優點包括:
✔ 抗菌作用:抑制細菌滋生,減少牙菌斑形成
✔ 降低發炎與出血:部分成分能幫助舒緩牙齦發炎、減少牙齦出血
✔ 減少口臭:含有殺菌成分的漱口水可降低因細菌分解食物殘渣產生的異味
✔ 適用於術後保養:牙周病治療後,短期使用漱口水可降低感染風險
但漱口水的限制包括:
✖ 無法去除既有的牙菌斑與牙結石,仍需搭配刷牙與牙線清潔
✖ 長期使用某些強效抗菌成分可能導致菌群失衡,影響口腔健康
✖ 部分成分(如氯己定)可能導致牙齒染色,須間歇性使用
如何選擇適合牙周病的漱口水?
市面上漱口水種類繁多,主要分為醫療級漱口水(需要醫師處方)與日常保養漱口水(可在藥局或超市購買)。
以下為不同類型漱口水的比較:
漱口水類型 | 主要成分 | 功效 | 適合族群 | 使用限制 |
抗菌型漱口水(處方級) | 氯己定(CHX)、CPC | 強效抑菌、減少牙菌斑 | 牙周病治療後患者、牙周發炎嚴重者 | 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牙齒染色,應依醫師指示使用 |
舒緩抗發炎型 | 甘草萃取、蘆薈、維生素E | 舒緩牙齦發炎,減少腫脹與出血 | 牙周病初期、牙齦容易紅腫者 | 無明顯副作用,可作為日常保養 |
減少口臭型 | 木醣醇、氧化鋅 | 減少口腔異味,改善口氣 | 口臭問題明顯者 | 部分漱口水可能含酒精,易造成口乾 |
含氟漱口水 | 氟化物 | 強化琺瑯質,降低蛀牙風險 | 牙周病導致牙根外露者 | 過量使用可能影響牙齒健康 |
正確使用漱口水的方式
- 刷牙後使用漱口水:漱口水不能取代刷牙,應在完整清潔牙齒後使用,以達到最佳效果。
- 漱口時間約30秒至1分鐘:讓有效成分充分作用,過快吐掉可能降低效果。
- 避免立即沖水或進食:使用漱口水後30分鐘內避免飲食,以延長抗菌作用時間。
- 遵循醫師建議:若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,應依照牙醫師指示,避免長期使用導致染色或菌群失衡。
結論:預防牙周病,漱口水是輔助工具
漱口水確實能夠幫助減少細菌、降低牙周病風險,但無法取代刷牙、牙線與牙間刷的物理性清潔。
選擇適合的漱口水,搭配正確的口腔清潔習慣與定期回診,才能真正保護牙齦健康,預防牙周病的進一步惡化。
想要了解更多牙周病漱口水的成分及選擇嗎?歡迎找台北林士峻牙醫
免費預約專線:0800-365-807
線上預約:填寫表單。
牙周病牙線 vs 牙周病牙間刷,使用情境比較
牙周病患者的口腔清潔不僅僅是刷牙而已,牙線與牙間刷在維持牙周健康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。
許多患者不確定該選擇哪一種工具,或是如何正確使用,才能有效去除牙菌斑、降低牙周病的風險。
本段將深入解析牙周病牙線與牙周病牙間刷的適用情境與使用方式,幫助患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清潔工具。
牙線 vs 牙間刷:哪一種適合你?
牙線與牙間刷雖然都能清潔牙縫,但適用對象與清潔效果有所不同,以下為兩者的比較:
工具 | 適用對象 | 清潔效果 | 優點 | 限制 |
牙線 | 牙縫較窄、牙齦健康者 | 可深入齒縫,去除牙菌斑與食物殘渣 | 適用於大多數人,攜帶方便,適合日常清潔 | 需較高技巧,不易清潔較大牙縫 |
牙間刷 | 牙周病患者、牙縫較大者、牙橋或植牙周圍清潔 | 有效清潔較大牙縫與牙周囊袋內的菌斑 | 操作簡單,適合牙周病或植牙患者,清潔效果較佳 | 不適用於牙縫緊密者,需選擇適合尺寸 |
牙周病患者應該選擇牙線還是牙間刷?
如果您的牙縫較小,使用牙線可有效去除牙菌斑,防止牙周病惡化;但如果已經出現牙周萎縮、牙縫變大,或是接受過牙周治療、植牙,牙間刷會是更適合的選擇。
此外,許多牙周病患者可以牙線與牙間刷搭配使用,針對不同牙縫區域進行清潔,效果更佳。
如何正確使用牙線與牙間刷?
✔牙線的正確使用方式:
- 取約和手臂差不多長度的牙線,將兩端纏繞於中指上,留出 2-3 公分的長度作為操作區域。
- 輕柔滑入牙縫,避免過度用力,以免傷害牙齦。
- 沿著牙齒兩側刮動,呈 C 字形包覆牙齒,向上滑動清潔牙菌斑。
- 每個牙縫使用新區段的牙線,避免將細菌帶入其他部位。
✔牙間刷的正確使用方式:
- 選擇適合尺寸的牙間刷,不可過大或過小,以免清潔不完全或傷害牙齦;不同的牙縫可能會需要不同大小的牙間刷。
- 輕輕插入牙縫,前後來回移動 2-3 次,避免強行擠入,造成牙齦損傷。
- 清潔牙間刷後再使用於其他牙縫,保持衛生。
- 每天使用至少一次,建議於睡前進行,以確保清潔效果。
牙周病患者的口腔清潔建議
為了有效預防牙周病惡化,建議患者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合適的工具,並搭配完整的口腔清潔習慣:
- 每天正確刷牙 2 次,使用牙周病專用牙刷與牙膏,清除牙菌斑。
- 依照牙縫大小選擇牙線或牙間刷,確保齒間區域的清潔。
- 搭配牙周病適用漱口水,降低細菌數量,減少牙周發炎。
- 定期回診檢查與洗牙,由牙醫師確認牙周狀況,避免病情惡化。
結論:牙線與牙間刷是牙周病清潔的關鍵工具
牙周病患者不能單靠刷牙來維護口腔健康,牙線與牙間刷都是清潔牙縫的重要工具。
牙線適合牙縫較小者,牙間刷適合牙縫較大或已接受牙周治療的患者,若不確定適合哪種工具,可向牙醫師諮詢,確保選擇最適合的清潔方式,幫助牙齦恢復健康。
牙周病不治療會怎樣?嚴重牙周病的後果讓你不敢想像!
台北牙周推薦-林士峻醫師
台北牙周推薦—林士峻醫師,遠赴美國取得波士頓大學牙醫學院碩士,並擁有美國牙周病暨人工植牙專科醫師資格。
致力於將最先進的牙科觀點與技術帶回台灣,牙周技術頂尖專業、細膩周到、穩扎穩打,人工牙根(植體)只選用全球前兩大品牌,深獲患者肯定。
想要進行牙周病檢查嗎?歡迎找台北林士峻牙醫
免費預約專線:0800-365-807
線上預約:填寫表單。
想了解更多牙周病相關知識,您還可以看這些文章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