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勤刷牙還得牙周病?忽略3件事難怪8成台灣人牙周有問題

資料來源:早安健康/張哲瑜(康捷牙科診所牙醫師)

根據調查,台灣大約有8至9成的成人有牙周或牙齦發炎的困擾,罹患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比率高居亞洲第一!為什麼牙周病老是找上門?牙科醫師提醒你,除了刷牙以外,還要留意這些沒注意到的小事,也可能為牙周病開了大門!

談牙齒治療與保健 別讓牙周病悄悄找上你

牙周病為慢性疾病,一般臨床症狀並不明顯,容易被忽略,除非急性發炎時引起腫痛或經由牙齒定期檢查,才被診斷出來。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支持組織遭細菌感染的疾病,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。牙周支持組織包括:牙齦、齒槽骨、牙骨質和牙周韌帶。它們環繞著牙根周圍,支持並幫助牙齒發揮功能。

牙菌斑與結石 導致牙周病

常見的牙周疾病可分為牙齦炎與牙周炎,牙齦炎症狀侷限在牙齦組織,最常導致發炎的原因是牙菌斑(俗稱牙垢)。當我們吃完東西後,留在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,若未及時清除,就會成為提供口內細菌生長繁殖的營養來源,聚集的細菌和食物殘渣混合形成一層半透明或白色、漱口也難以去除的黏性薄膜,這就是牙菌斑。牙菌斑易堆積在牙齦邊緣和牙縫處,若久未去除,會鈣化形成牙結石,導致牙齦發炎。

長期的牙齦炎會讓牙齒與牙齦之間的縫隙變深,形成牙周囊袋,牙菌斑與牙結石在囊袋深部累積,進而往下侵犯更深層的牙周組織,破壞齒槽骨,即稱為牙周炎。

牙周病症狀多 常見刷牙流血、齒縫變大、口臭

常見的牙周病症狀,包括:牙齦紅腫或發膿、刷牙及用牙線時牙齦易出血、吃東西或平時牙齦易出血、牙齦按壓疼痛或悶痛感、牙齦萎縮、牙根敏感、口臭、牙齒縫隙或動搖度變大、牙齒位移或變長、咀嚼酸軟無力。

牙周病高風險因子 抽菸、懷孕、壓力等

未妥善清潔牙菌斑是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因素,還有一些是屬於導致牙周病的高風險因子:抽菸、懷孕、壓力、特定藥物、磨牙、糖尿病、其他全身性疾病(如白血病、愛滋病等)。上述情況使身體免疫功能降低、荷爾蒙改變、生理機轉變化……等,都可能讓牙周病不易控制且增加惡化風險。

牙周病的三階段治療

牙周治療,一般分成幾個階段進行:

第一階段 基本治療:

包括X光檢查、牙周探測、根面整平術(清除牙根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結石及感染的齒質)及口腔衛生指導與改善。療程完成後四週,進行回診與再評估,觀察牙周改善的狀況。

第二階段 手術治療(必要時):

基礎治療的效果受到醫師的技術、所治療的時間、器械的設計和牙齒解剖結構等因素的影響,若基本治療未完全改善,則建議進行手術。手術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更有效的清創,藉由局部麻醉翻瓣手術,深入清潔牙根表面,同時也能更加確認齒槽骨破壞的型態,並評估牙周再生術的可能性。

第三階段 支持性治療:

牙周病經過積極治療達到穩定後,需每三到六個月定期回診,除了必要的維護治療外,同時也檢查牙菌斑控制的情形。牙周支持性治療也是完整牙周治療的一部分,因為隨著時間,高標準的口腔清潔通常會退步,因此定期維護才能確保牙周維持穩定健康且減少復發的機會。

預防牙周病,下一頁分享的這三招最重要!

預防牙周病 這三招最重要

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正確的清潔牙齒,加上定期的口腔檢查,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。同時也要增強個人抵抗力,如:均衡營養,良好的生活習慣等。

第一招 正確的潔牙:

貝氏刷牙法和牙線是最基本的潔牙方式,操作方式正確,才能確實有效的清除牙菌斑。牙刷僅能清潔牙齒的咬合面和其他平滑面,牙縫的部分是刷不到的,因此必須配合牙線的使用,才能將藏在牙齒之間縫隙的牙菌斑徹底清除。此外,若牙縫較大或個人牙齒狀況需要,也可配合使用牙間刷或單束毛牙刷做加強。

至於漱口水對移除牙菌斑的效果有限,是因為牙菌斑是具有黏性的薄膜,須以機械力摩擦方式(如:刷牙)才能去除。而抗生素一般只針對急性感染、手術或特殊體質的病患使用,多數牙周病患者並不一定需要。

第二招 增強抵抗力:

維持均衡的營養和良好的生活習慣,拒絕抽煙、適度舒緩壓力,以增進自身的免疫力。而一些不當的習慣,如:磨牙或缺牙後無重建,造成牙齒移位傾斜,導致咬合不正及不適當的牙齒受力,有時也會加速牙周病的進行速度,需特別注意。

第三招 定期口腔檢查:

建議每半年到一年可定期檢查口腔及牙齒的狀況,若有問題可及早發現,及時治療。

台北植牙專家-林士峻醫師關心您良好的生活習慣,拒絕抽煙、適度舒緩壓力,以增進自身的免疫力

服務診所

優政牙醫診所

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19號

語悅牙醫診所

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265巷18號

版權所有©2018 All Rights Reserved. By林士峻牙醫